探測器傳回的畫面顯示,3A07和族人們已經進入了山洞,並且在洞口放上了一些石塊和樹枝作為遮掩,在遮掩物之後,能隱約看到他們點起了火發出的光,或許是為了照明,或許是為了加工食物,又或是為了保留一份火種和希望?
天空中的塵埃雲翻滾著,探測器發出了雷擊告警並開始返回基地,來自月球的偵查系統顯示,3小時之後一塊巨大的碎片會擊中1000公里之外的地表並預計會激發劇烈的地震,之後還有更多更大的碎片會在未來的20天內陸續掉落在地表,於是我將幾個方向的探測器全部召回,按照避難程序,將堡壘切換到挖掘模式,在下來的2天內,堡壘會持續深入地下,達到20公里的深度,這個深度足以避開本次撞擊的所有影響,曾經有一刻,我想過如果3A07也有這套堡壘系統,他們應該可以倖存過這20天,但是從算法上來說,他們需要的食物和水等生命支持系統,這套堡壘卻是無法提供的,更何況還有之後的上百年的寒冬和洪水氾濫,他們的命運已經注定了...
我檢查了一下回收的探測器,它們整齊地排列在入口走廊的兩邊,看起來沒有受到什麼影響,我繼續走向主控室,走廊的牆上是幾個字:“創造,守護,分享”,我想不起來這些字是我自己刻上去還是原來就在那裡,堡壘的面積不大,我穿過走廊走到主控台前,開始和另外2個智能體Beta,Gamma進行數據同步,作為這個星球守護者的3個智能體,對於原始文明,我們的任務和規則如下:
- 從創紀元開始,每一代的文明採用三位數字遞增,文明的起始標識為“智慧生命開始使用文字或者圖片進行紀錄”,文明的終結為在最後一個跟進的文明消失後,在100個母星公轉週期內,未能發現任何同樣類型的智能生命,即標記為此輪文明結束,比如3A07所代表的第三代文明就採用“003文明”代號。
- 在每一代的文明裡面,文明發展的地區用 A-Z 代表,每一個代表一個地區內的文明,按照發現順序從A到Z,發生合併的文明按照靠前的字母進行合併並釋放原先的字母用於新發現的文明,比如同一個時代的A和B文明交流並合併之後,一起稱為A文明,而這一代是屬於第三代文明,則標記為 “3A” 地區文明,B則釋放出來給下一個新的可能發現的文明地區。
- 後面跟進的數字是這個文明的代表人物,兩位數字表示,比如3A區文明的第七位代表人物,標識為 3A07 或者3A7,如果遇到A和B文明合併為A,則B文明的人物則重新採用新編號,比如當出現AB合併之後,原先的3B1人物可能會變成3A11或者3A21。
- 當一個文明覆滅之後,我們的任務就是重啟文明,在這個星球上,文明猶如生生不息的火種,我們創造,我們守護,直到我們可以進入最終的“分享”階段。
Beta顯示他所負責跟蹤的3B種族已經在4小時前的一場地震引發的洪水中完全毀滅,3E種族目前還有部分倖存,Gamma跟蹤的3E文明也在一個巨大小行星碎片的撞擊中完全消失,3C和3D文明已經進入洞穴和地下避難,但是從科技能力看,也無法在之後的百年暗夜和寒冬中倖存,我們三個智能體所在的堡壘都已經進入避難模式,按照目前的計算,2天之後,當我們的堡壘進入地下20公里避難位置之後,我們都會進入休眠,250年之後,我的堡壘會上升到靠近地表的位置並喚醒我進行觀測,然後根據我的觀測結果情況再喚醒 Beta和Gamma 進行對應地區的文明重建。
我站在控制台前,翻查著第三代幾個文明的紀錄,3D文明比3A07所在的3A文明稍微快一點,已經在用火提煉金屬做成工具和武器了,如果沒有這場滅世災難,他們應該可以在4000年內達到一個很不錯的技術水平,但是,冰冷殘酷的宇宙已經宣告了這個文明的終結...
把數據進行存檔之後,我繞著控制台走了一圈,我拿起一個寫著 “C” 字的石板端詳了一會兒,這個石板已經在主控台上幾千年了,和金屬的控制台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石板的背後是一行小字 “Lest we forget” (永誌不忘),我把石板放回控制台,走向自己的修復倉,我將會在那裡沈睡和修復250年,直到堡壘重新喚醒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